貝克曼庫爾特第三屆工業微生物**用戶研討會
貝克曼庫爾特第三屆工業微生物**用戶研討會
隨著合成生物學的崛起,工業微生物的研究方法和應用也得到了拓展,實現了基因設計合成、通路改造、無細胞體系和合成細胞等多維度研究。在此背景下,貝克曼庫爾特生命科學部已于
11月1日在深圳舉辦“2019年第三屆貝克曼庫爾特工業微生物**用戶研討會”,為更多用戶提供相關技術的交流平臺。本研討會邀請到了多位工業微生物應用領域的有名專家學者做會議報告,與大家分享了*新的研究成果,加強交流與互動,促進合作,探討困難與挑戰,以期共同發展。
首先,貝克曼庫爾特生命科學北區銷售經理趙清女士做了開場,介紹了貝克曼庫爾特公司產品及丹納赫中國生命科學平臺,回顧了自動化產品應用的發展歷程、應用拓展及未來展望。貝克曼庫爾特公司不僅僅銷售儀器和試劑耗材,更與用戶一起設計方案、創造成果,是用戶*親密的伙伴。
接下來,來自大連化物所的趙宗保研究員從能源傳遞角度出發,介紹了創造非天然輔酶依賴的生物體系。趙老師通過設計底物類似物,定向改造酶分子,結合高通量篩選設備和大連化物所能源生物平臺完善的檢測體系,高效篩選獲得底物專一的高產菌株,并創造性的構建底物供給系統,形成完整的能源傳遞鏈,實現代謝通路的選擇性調控。同時,趙老師也分享了高通量篩選經驗,強調硬件設施和軟件管理缺一不可,并建議對樣品和孔板進行信息溯源,保持數據的完整性。
隨后,來自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的司同研究員則從微生物細胞工廠的角度,介紹自動化工具可以顯著加快其研發進程。生物細胞工廠是一種環境更加友好、可持續和獲得更豐富產品的生產方式。但生物體是一個復雜的結構,傳統的研究方式并不能發揮它*大的潛能。通過模塊化、拓展化的自動化操作系統,需要更少的人員參與,就可以大幅度縮短合成細胞工廠的研發周期。
茶歇后,天津大學的吳毅副教授則從另一個視角來闡述合成生物學——合成酵母基因組。吳老師做了非常系統的工作,從計算機輔助設計,到長染色體的精準合成,再到超大基因組組裝,從而實現酵母基因組的合成。但這只是開始,合成酵母基因組是一種新工具和新思路的創造,對其通過可控的正交化基因組重排,可實現細胞性狀快速進化,便于進行表型與基因型關聯分析。結合傳統的點突變方法,可以獲得更加豐富的突變體,從而更有效的獲得目標菌株。
緊接著,來自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的鄒遠強副研究員以人體微生物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培養組學研究及益生菌的功能開發。人體微生物分布在人體的各個部位,包括腸道、口腔、皮膚和生殖道等,而且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通過培養條件的優化和大規模的測序驗證,已經獲得大量的新物種和低豐度微生物,提高了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并為后續益生菌干預**提供豐富的資源。
*后,貝克曼庫爾特生命學科學產品經理劉旸女士系統的介紹了Echo聲波移液系統如何應用于合成生物學。Echo以其獨特的聲波移液方式,可以實現2.5nL或25nL的液滴轉移,而無需耗材介導,真正實現靈活與通量并存。因其精準的納升移液和實時動態液體檢測技術,重塑合成生物學Workflow,實現納升反應體系構建,并顯著提高組裝效率。
此次會議吸引了來自國內各地的專家學者參與,甚至為其飛行上萬公里。同時,此次會議從DNA合成技巧與驗證,功能體系開發,自動化體系搭建,天然微生物分離、篩選與應用和新技術應用等不同方面、不同維度來闡述合成生物學,構建新的工業微生物研究方向和技術,我們期待明年有更多更豐富的內容可以和大家分享!
相關貝克曼庫爾特MET ONE HHPC3+ 手持式顆粒計數器介紹:http://www.meiruikesi.net/cewenyi_Product_2048153535.html